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蔡复明:从水利工程中感受绿色发展

    信息发布者:史纪才
    2019-09-17 19:25:19   原创


    蔡复明在夏仕港闸了解新的水利设备。盛义摄




    1995年乘“水测一号”船检查长江岸线坍江变化情况。



    建于1958年的老夏仕港闸。



    图为2014年,蔡复明(左)在水利工程建设现场。


    □全媒体记者张金玲整理


    每到换季,我总喜欢去夏仕港闸走一走,远远看着安静的港闸,心里就很舒坦。这个没有生命的闸,串起了我和水利58年的缘分,是我出发的地方。这半个世纪,我有过抗洪斗魔、日夜修闸的苦日子,也经历了百里江堤建成的好日子,见证了几个阶段的转变后,终于迎来了水利事业绿色发展的春天。


    蔡复明,1941年出生,籍贯泰州市高港区,1961年毕业于扬州水利学校,在靖江市水利局从事水利管理、水利建设58年,被誉为靖江水利系统的“活地图”“活档案”。1998年被靖江市政府记三等功,2001年获评泰州市劳动模范。


    1982年冬长江复堤工程,蔡复明(左)与时任靖江县水利局副局长(后任县水利局局长、扬州市水利局局长、江苏省水利厅厅长、水利部副部长等职)翟浩辉(右)在十圩港复堤现场进行工程测量。


    青春写进水利工程


    1961年,我从扬州水利学校农田水利专业毕业,来到了靖江这个陌生的地方,第一站就是夏仕港闸。那一年,我21岁。


    这个刚刚建成的港闸,在当年的靖江还算是规格高的,每次开闸,需要像守潮人孙建坤这样的12个壮汉一起摇动摇杆,这个情景到现在都刻在我脑海里。也是到了靖江我才感受到,什么叫惊心动魄,每年汛期,所有水利人的心都捏在手里,脚步更是踏遍了沿江所有的港口。


    作为一名技术员,引水、排涝、防洪,是我每天的工作。我翻看了很多档案,了解到在新中国成立以前,由于靖江水利工程御洪能力脆弱,防汛防旱能力很差,在明清受灾的年份,只能靠酌减田赋和税收救灾,民国时期,更是有很多受灾民众被迫流离失所。水患对靖江来说,可见是一道必须攻破的难题。


    这座刚建成的夏仕港闸,就是靖江水利下的第一剂猛药。从我到了靖江后,每年冬天,是靖江水利人的好光景,所有的港闸都得抓紧天时施工,那段时间,靖江水利建设专家潘祖云主抓这些工作,还发明了靖江建闸的一套特色土法,我就一直跟着他学习。


    1973年,我开始参与水利工程建设,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改建季市套闸,在那个时候,这个工程施工任务大,前后耗时三年。为了赶工期,大家吃住都在工地,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。每次有施工人员有些抱怨,我只能语重心长地说:大禹治水,三过家门而不入,与他相比,我们的治水条件已经好很多了。当时条件简陋,施工人员不足,我不仅要参与规划和施工,还常常卷起袖子上工地帮忙。


    1997年8月,11号超强台风和农历七月半大潮汛的共同作用,让靖江夏仕港口最高潮位达到了5.66米,超过警戒水位1.62米,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。半夜一点多,我蹚着齐胸口的洪水赶到现场看险情、查灾情,黑压压的人群,一个个手臂挽着手臂筑起了一道奋战抢险的“人墙”,眼睁睁看着一排水杉被狂风巨浪连根拔起,堤身土方也被风浪席卷而走……洪水之后,靖江开始建设长江岸堤,口号是“人民江堤人民建,建好江堤为人民”。洪水来袭时,我和“战友们”日夜坚守在江堤。潮水退去,我又全程参与了长江堤防达标建设工程,六年后,百里江堤坚挺屹立,在抗御2003年、2009年、2011年、2015年、2016年的特大暴雨、强台风的斗争中,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也稳住了靖江人悬了几百年的心。


    八圩闸、城南闸、长江复堤工程、综合治理城区河道、下六圩港闸站枢纽工程、夏仕港套闸除险加固工程……这几十年,只要是水利重大工程,我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,不夸张地说,我也踏遍了靖江江河沿岸的每一寸土地,一座座港闸和一个个工程里,记录了我的青春岁月。


    家藏“低配版”水利志


    在我家的书柜里,有十几本笔记本,这些都是我工作几十年里做的工作笔记。我有一个习惯,每天工作的内容甚至是天气情况,都会全部记录下来,可惜在搬家中丢失了几十本,如今只剩了这十几本“宝贝”。


    四年前,我们几个人接到任务,要参与编纂《靖江水利志》,这些笔记本就派上了用场。我负责的工程管理、河道治理、水工建筑、防汛抗灾等章节,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来自于我的工作笔记,尤其是涉及工程上一些具体的技术环节、数据等,没有这些笔记可能资料就不可能这么翔实丰富。


    在一本笔记中,记录着我参与治理十圩港污水时的经过。当时,这条河不仅常年漆黑,而且时常有恶臭散出,周围居民苦不堪言。为了摸清受污原因,我骑着自行车,沿十圩港边不知骑了多少个来回,发现好几家工厂等都直接向港内排污,老百姓的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河内,如此一来,河水不脏才怪!可在当时的情况下,让这些厂立即关停并不可能。面对困惑,我灵光一闪:用清水稀释,脏水不就可以逐渐得到改善了吗?但如何引水稀释呢?再一琢磨,想来靖江临近长江,只有引入长江水。思考了几天,我拿出了一份“北纳南泄”“西引东排”的调水方案,利用长江涨潮落潮之机,适时让十圩港吐故纳新,从而不断改善十圩港河水质量。让我欣慰的是,这一“自由式”调水方案,一直沿用至今。


    2001年退休后,我被返聘了18年,几十年的工作积累,让我开始偏重于做一些专题调研,九圩港整治工程就是我前几年调研的内容之一。在城市防洪排涝中,九圩港的作用举足轻重,经过观察和分析之后,我抓住典型年份,紧扣特征值,形成专题调研报告,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,九圩港整治工程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。


    年龄越来越大后,大家都喜欢叫我一声“蔡老”,也有人开玩笑叫我“活地图”“活档案”,在我看来,这些事情我之所以记得真切清晰,是因为我没有把这些工程当成冷冰冰的建筑和设备,而是一个有感情的故友,一起经历了很多故事,也是我水利生涯里最珍贵的回忆。


    喜看治水理念转变


    这两年,我的脚踏车换成了电动车,绕着港闸转转,还是我多年来改不掉的“依赖”。让我欣喜的是,全市的水利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,治水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。


    过去,在水利工程中,使用的都是砌石挡土墙,从2008年以后,由仿木桩、混凝土连锁块、植物混凝土等生态结构取代。新型的生态型构筑物水体自净能力更好,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有了“呼吸”。小小的挡土墙的变化,也反映了靖江治水理念从单纯的水安全,转为提升水安全、治理水环境、保护水资源、修复水生态,最重要的四个字是绿色发展。


    去年,我们全力打造的八圩港样板河道,就是绿色发展的最好体现。这里原来臭气熏天,多年淤塞,经过综合治理后,八圩港再次展露了原有的风姿,尤其是水面点缀的水生植物,让人心情愉悦。这样的治理工程出现在城区,让水利更好地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中,与城市融为一体,让大家都能亲水、爱水,是水利发展的一大进步。


    治水理念的变化还体现在工程建设的时间节点中。以往,水利工程都是冬季开工,初夏季节完工,水利工程最常用的黄金时机是“今冬明春”,如今很多重大水利工程量大、任务艰巨,反季节施工已经成为常态。在下六圩港枢纽工程的施工中,就历经了夏季高温天,现场浇出来的砼有温度缝现象,我提出来请工人们尽量早晚施工,缩小温差,同时采用新工艺,掺加抗裂纤维和缓凝剂,降低粗骨料入仓温度等,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,这个方法的推广,让以后的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得以克服天气阻碍。


    回顾我参与的靖江水利发展过程,我总结为两个阶段:从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,水利工作的目标是“洪能挡、旱能引、涝能排、渍能降”,做到沟河成网、灌排畅通、建筑物配套、分级控制的水利体系。从1991年到2018年开启新的阶段,由农村水利迈入城市水利,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上升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,初步建成“标准较高、防洪无虞”的防洪减灾体系,“功能较全、引排顺畅”的农田水利保障体系,“优化水源配置、纳污可控与节水并举”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,“综合治理、良性循环、绿色发展”的水生态治理体系。


    翻开厚厚的《靖江水利志》初稿,我确实感慨万千,我们老一代的水利人披荆斩棘,终于共同迎来了新的时代,希望新一代水利人继续前行,交出更好的答卷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